目前分類:看:戲劇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fflyer1  
 
真是沒想到今年度目前為止最好看跟最難看的戲竟然在同一天發生。

下午好看的戲待會說,
晚上看莎妹的「愛愛」,是我看戲這麼多年以來,
最不知所云、最令我坐立難安、創作者最自溺--也最難看的一齣戲。

我真的沒想到,六七年前友人帶我看莎妹的「約會」,

讓我開始熱愛小劇場,讓我每每期待看戲的莎妹劇團,
竟然會搞出這樣一齣完全不把觀眾放在眼裡的戲。

低接勞倫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劇:紀蔚然
導演:呂柏伸
主演:樊光耀、姚坤君、呂曼茵、張詩盈、郭耀仁、楊景翔、陳彥斌、蔡佾玲、林家麒

我認為《拉提琴》是有點自以為是的。

編劇希望能夠將劇本和社會發生連結,並對當今社會現況提出批判,
但我認為這些東西應該要用「演」的,
而不是如下半場由史文龍的滔滔不絕來告訴觀眾。

在這齣戲裡,所謂對當今社會的批判,我認為都相當表面。
像是批判媒體、或批判人的感情不知是真是假,
要不就是在台詞中講出來、
要不就是如史文龍的「立委」身份來傳遞導演所要講的批判;
然就我看來,這樣的批判是表面且淺薄的。

低接勞倫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誠品春季舞臺在第二號作品《膚色的時光》打響了名聲,誠品的著力後盾給予劇團一個能夠使力耍玩的舞台,「多場次」的連演除了考驗劇團的表演力,也成功的能夠在口碑的相傳下讓更多觀眾進入劇場;藉由誠品的品牌聲望,春季舞臺或許是許多人認識其劇團(台南人、莎妹)的第一齣戲。
 
若作為認識其劇團的第一齣戲,《Re/turn》無疑是成功的——這點從眾多觀眾的迴響即可見到。眾多觀眾的迴響反映了《Re/turn》的大眾化及商業劇團特性:《Re/turn》(還算清楚)的故事主軸、以及我認為最明顯的笑料與情感訴求。台南人的作品一直以來多是幽默、有趣的,這是台南人作為新世代年輕劇團的鮮明性格;然而在《Re/turn》當中,我卻覺得編導彷彿嚐到了甜頭而將笑料肆意地丟出,徒增許多與劇情無關、且相當輕浮無謂的笑點。例如上半場Wasir和若唯一幕,雖然觀眾看得哈哈大笑,但這些笑梗彷彿大學裡的XX之夜,用過即丟;以及下半場第一幕雷奕梵與警察,警察裝可愛的笑點只為了鋪陳後頭臨檢湯境澤時願意給雷奕梵幾分鐘;我看著警察在台上越演越尷尬,這類型的笑料實在太過輕薄。笑料確是戲劇元素之一,但若越加速食化及粗糙,只會淡化了在劇情中亟欲營造的情感堆疊。
 
上下半場的開場戲亦略顯冗長;就我當天觀賞的戲碼結局來說,開場戲Charles收到門把一幕在後頭並無更多交待;諸多在戲碼中丟出的線索也略嫌多餘(或不足)。例如「門把」這個啟動return的物品在劇中彷彿就只是一個道具,但即便後半場安排白襄蘭去了不丹草草交代門把來源,也看不見白襄蘭對這個門把、或Charles收到門把後對於即將啟動的return動作有更多反應。當然,編劇將return的事件重點擺在人物的情感互動上,但這麼一來就有點可惜了return此一超現實行為在劇場中的特殊意義。拿掉門把、拿掉回到過去,情感的互動仍可以在故事的設計中達到。對門把以及return事件應能有更細膩的刻劃。
 
另外,故事的走向傾於白若唯的愛情遺憾,我認為是本戲流於愛情肥皂劇的可惜之處。再回到過去的三段情節中,雷奕梵回到高中時期與湯境澤一幕是整齣戲在情感鋪陳上最為成功的,舞台的設計、燈光以及對話——當然還有飾演雷奕梵的李邵婕收放自如的絕佳演技,相當動人;白襄蘭與白若唯母女間的情感我也期待獲得更多交待,然而最後的高潮全放在白若唯跟Charles的往日戀曲上頭(難道回到過去最想解決的都是往日戀情?)。另一個殘酷的事實是,與Charles(隆宸翰飾)對手的兩位女演員(謝盈萱與王安琪)明顯地凸出隆宸翰那只靠對白的生硬演出;而使人覺得這往日戀曲及蛋糕店心碎事件沒有將戲碼推向更深刻的高潮結局。
 
台南人劇團另一個出眾的特點是編劇總能講一個有條有理的故事,這點在《Q&A》中已展現過功力(下次若看到蔡柏璋一定要拜託他繼續做Q&A第二集);《Re/turn》當然也不例外,但若只靠旁白、對白以及對話式的演出來講故事,似乎減低了戲劇表演的張力;所幸,如湯境澤說明自己身份並由其他男僕為其穿脫一幕,不僅暗示著衣物穿脫間的社會建構意義,也在過程中立體化湯境澤的角色;另外則是白若唯在婚禮上收到母親亡訊,整個舞台由白轉黑、角色情感的情緒轉變,也在眾人的衣物拆脫動作——以及那幾把撐開悲痛氛圍的黑傘——擴張了精彩的表演力道。
 
《Re/turn》同春季舞臺上一個作品《膚色的時光》都獲得了廣大迴響,評價也多是好評、好看。但《Re/turn》比之《膚》仍是過於商業、而稍嫌輕浮的。同樣是我相當喜愛的莎妹劇團,在《膚》劇之後、能在劇團十五週年之時將舞台拉回小劇場,以《沙灘上的腳印》、《攣生姊妹》演繹張狂的劇碼,在商業與非主流市場間演出成績、且將整個劇團的創作擴深了層次,這樣的創作精神是相當令人佩服的我相信台南人絕對是有能力將故事說得更有力且深刻的,但是否因為笑料的輕鬆、易接受及迅速的回饋讓編劇食髓知味?紀蔚然其實在《Re/turn》節目單中說出了類似的心得。
 
而作為台南人劇團的忠實戲迷,將期待劇團在逐漸擁有知名度及代表作後,更能肆無忌憚地做出更具表演性且精緻的作品。

 

 

低接勞倫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莎妹劇團十五週年的年度第三部作品《麥可傑克森》,一脫前兩部《沙灘上的腳印》、《JUMEL孿生姐妹》的陰鬱、喃語,彷彿演唱會般的歡舞繽紛,在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逝世一年後,以台灣八O年代的通俗文化祭奠那流瀉在記憶中的聲音與容貌。

低接勞倫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會以為,同樣以女詩人為戲名的《辛波絲卡》可能與《給普拉斯》有著雷同的表演(口白)方式;而在接連無法讓人大呼過癮的幾場戲後-尤其才剛在四月喧嘩落幕的《膚色的時光》,一個月後再度選擇了王嘉明多少令人有些消極與漠然的期待。

然而期待隨著舞台上方啪啪翻動的鐵牌搔起一股振奮,令人詫異竟是在學生公演的舞台上有著精緻與細節的設計。數量為眾的演員,從中心延伸開的枝節串聯著劇情與推演;啪啪翻動的鐵牌點響分幕的串接(上頭的小字更是不時地洩遺線索),這是我最喜歡的設計點;而舞台顯立的玻璃箱、升降機,及一旁來回滾動的運輸帶,處處凸顯這齣匠心獨具的戲碼在細節
與視覺上的妙計。

說《辛波絲卡》是齣複雜且枝節眾多的戲碼,也或許可以說是混亂了些。有些橋段並沒有首尾串連(例如開幕與倒帶或炸彈客這一段,留下來的似乎是場景的延續)。但令人驚異的橋段卻是不斷湧現在舞台上的,如「愛情諮商」一幕的男女對白,在接下來的劇情中被不斷翻動與再現(從兩人變眾男對眾女、或以合唱方式戲謔朗出,都是令人不禁要鼓掌叫好的設計)。或是向左走向右走的擦肩而過,讓眾人替兩位主角在不同時序裡脫穿衣物,脫下與再穿上雖然是很容易聯想的被建構外在意義,但搭配著急促的樂響,以及群眾演員的噪動,看似簡單的錯身在氣氛上的營造卻是相當成功的。

雖然你很難在看完《辛波絲卡》後明確地說出這戲在演些什麼,但其中的解構精神依然是存在的。「解構精神」在小劇場的演出中一直都是重要的存在概念,《掰啦女孩》解構著兩位男生不同觀看世界的方式(框架一直都在),《膚色的時光》以推理劇的形式包裝導演欲解構的人存感情,《少年金釵男孟母》意圖明顯地解構性別;但這些表意清晰的劇本,似乎是
把故事說得太明了,在收尾時反而無法一口氣地束網,而留下了如「少」劇那令人氣憤的烏托邦結局。

《辛波絲卡》彰顯的戲耍性相當強烈,各段落間不一定有確切銜接(似乎單看某一場幕也不會感到困惑),但從開幕的機場,舞台的延續,使得「離」的意念如細絲隱隱牽動著表演者,於是最後他們各自走往更舞台的後方,將各支複雜的詩句、動作清楚地收起在黑暗中,而我們明晰劇終的訴說。

也許這樣的結局看來平庸,但「開始」與「結束」不都是我們必須、也不斷在經歷的這麼一切。《辛波絲卡》在表演、肢體、和諧度都是相當成功的,尤其十五位的龐大演出人數,舞台走位與個體間的配合相信都得花上許多時間作排練與調和。而保留著屬於劇場的解構精神,卻不失歡笑與娛樂性,享受其中的觀看心情,《辛波絲卡》在近幾個月所看的戲裡,成功地洋溢雀躍與強烈表演性格。

低接勞倫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